多点关怀多点爱 携手预防长者自杀培养健康生活习惯 缔造关爱家庭环境 |
每年九月十日定為世界防止自杀日,呼吁公眾关注并携手预防自杀问题。衞生署健康促进处高级临床心理学家钟燕群表示,本港以至世界多个地区,长者自杀率在所有年龄组别中尤其高,当中身体健康问题、精神健康状况、丧亲、孤独感、财务困难等都是长者自杀的常见风险因素。她呼吁大家提高意识,多关心及支持身边长者,採取措施携手预防长者自杀。 翻查资料,在2022年,本港约千宗自杀个案中,约百分之四十四涉及60岁或以上人士。 钟燕群表示,有些长者面对一些比较严重或长期的健康问题,例如癌症、中风、慢性疼痛、肢体缺损或认知障碍而影响自主能力。 除身体问题,部分长者亦受精神健康问题困扰。她指出,患抑鬱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疾患或有滥药习惯的长者,都容易出现负面情绪。此外,曾试图自杀人士,日后再次试图自杀的风险亦会较高。这些身体及精神健康问题都是长者自杀的风险因素。 另一自杀的常见风险因素是失去重要关係或挚爱离世。她说,若长者最近面对配偶、挚友或亲人离世、离婚等,亦容易產生自杀的想法。 我们也不要忽视长者的社交孤立或他们的持续孤独感。她指出,部分长者因為伴侣离世、成年子女离家或移民、缺乏社交等,亦容易促使他们轻生。 其他长者自杀的风险因素还包括人生阶段转变或生活重大变化 (例如搬迁或入住安老院)、财务困难、滥用或依赖酒精或药物。 持续感到悲伤或是徵兆 识别自杀警号亦有助预防长者自杀。她表示,长者可能会出现心情明显转差、对事物失去兴趣、容易动怒或激动、持续感到悲伤、愤怒或过度内疚、感到绝望、自觉没有存在价值、或认為自己是别人的负累等情况。他们亦可能会忽略个人衞生或仪容、睡眠质素及时间长短显著改变、食慾及体重明显改变、失去活力,这些情绪和身体上的改变都可能是自杀的徵兆。 她表示,长者在自杀前,行為可能也有异样,例如增加使用药物或酒精、没有服药或覆诊、孤立自己、多次或反覆抱怨身体出现头痛或腹痛等不适徵状、把银行存摺、珠宝或家居钥匙等重要的个人物品交给亲友、向他人表示希望结束自己的生命、作出告别的安排 (例如立下遗嘱、讨论葬礼安排或与亲友道别)、写下遗书或告别信等。 她续称,可鼓励长者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例如恆常运动、规律及充足睡眠、均衡饮食、进行令自己愉悦的活动,促进身心健康,并且避免吸烟和饮酒,维持适当体重,定期进行身体检查以预防健康问题。长者亦可学习处理压力,维持身心健康,并培养与家人、朋友及邻居的关係,建立支援网络、社交联繫和情谊。 她亦建议,我们平日宜主动关心长者,例如多聆听,表达同理心,尽量在不被外界及其他事务干扰下,与长者共度优质时光,促进情谊和情感连繫,缔造关爱的家庭环境。她续称,情绪及实际支援亦有助减低潜在风险,我们可协助有健康问题的长者安排求诊,陪同他们覆诊及协助他们使用药物,并且恆常探望长者,并致电或透过视像通话以增强联繫。另外,我们亦可為有日常生活困难的长者建立支援网络,例如安排家居照顾等社会服务。 另外,我们平日也要多留意长者的情绪变化,以便及早识别精神疾患或自杀徵状。如发现长者有自杀的徵兆,家人应尽快陪同长者求医。 如出现精神困扰,可致电「情绪通」18111 精神健康支援热线,或寻求社会服务提供者或医护人员的协助。 如欲了解更多精神健康的资讯,可瀏览「陪我讲 Shall We Talk」计划一站式专题网页 (shallwetalk.hk) 。 |
文章转载︰成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