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處方:紓緩疫下失業焦慮疫情使全球很多地方的經濟都不景氣,香港亦不例外。在這情况下,我們如何調整心態和尋找出路呢? 有一定程度焦慮感並非壞事,因為這促使我們採取行動走出困境。然而,太強烈的焦慮感可能令我們容易感到疲勞,出現坐立不安、不能集中精神、暴躁或睡眠失調等身心徵狀,損害健康和減低抗逆能力。要避免被焦慮感壓垮,我們可以嘗試:
疫情及其經濟影響雖未必很快結束,但社會總有恢復運行的一天。我們不妨心存希望,視現在為一個「過渡時期」。在此期間,若難以在原有行業找到工作,不妨放開懷抱,考慮不同行業、不同類型的職位,以及自僱、兼職或臨時性質的工作。通過不同途徑,比如勞工組織、招聘中介及諮詢親友來尋找合適的就業機會。亦可善用這段過渡時刻進修或參加職業再培訓,或在有需要時申請經濟援助。 我們可能會因為壓力或情緒低落而不想與家人談論經濟上的困難。可是,逃避與沉默會令家人感到不安。不妨坦誠溝通,一家人集思廣益,共同解決當下的困難。我們可以:
若家中有小朋友,這段困難時刻也是一個言傳身教的機會。可以培養子女量入為出的理財觀念,教導他們解決難題的方法和技巧;也可向他們解釋經濟情况轉變對家庭的影響,讓他們明白家人互相體諒、幫助和支持的重要。 文:鍾燕群(衞生署健康促進處高級臨牀心理學家) |
文章轉載︰明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