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處方:助人激活快樂荷爾蒙

很多人聽過「助人為樂」這句話。研究發現,對公益事務有捐獻或助人行為(altruistic behaviors)的人,整體有較高生活滿足感。這現象在百多個不同文化和經濟富裕程度的國家和地區中都普遍存在。同時,正向心理學研究也顯示,相比起花費在個人享樂上,將金錢用於助人時(例如購買小物送給親友或病童等),會帶來更大和更持久的幸福感。所以惠人可以惠及自己的精神健康,是有廣泛科學證據支持。

提升生活意義、自我評價

科學家研究一些經常關愛別人的人士,發現他們體內有較多幸福、快樂和興奮的荷爾蒙,如催產素(oxytocin)和多巴胺(dopamine)。也有研究發現助人者在幫助別人時,會較少受自身負面情緒和壓力影響。即是說,助人行為可以影響人體內某些化學活動和心理運作,帶來正面的情緒和紓緩壓力。

助人行為也可提升自尊感。心理學家解釋,令別人得益,自身同時也會經歷關愛的感情,提升自己的生活意義、價值及自我評價。良好的自尊感,如覺得自己有價值和喜悅等,可以增進精神健康。

我們幫助別人,別人受到關懷,作出回饋,一個互動過程。關愛、感恩及信任等正面情感有助發展出更好的人際關係。眾多科學研究指出,互相關愛和支持的關係對身心有裨益,例如得到親友支援的癌症病人傾向有較高的存活率,有丈夫支持的婦女在分娩後患上產後抑鬱的風險會較低等。相反,缺乏社交支援或社交孤立 ,會增加患上身體和精神疾患的風險。

量力而為 勉強反招焦慮

有「助人的心」但若沒有足夠能力,或未能調節心態和善用支援時,精神健康反而會受到損害。

有些針對長期病患者家屬的研究發現,當家屬盡心竭力卻仍未能應付照顧要求時,會出現焦慮、抑鬱、愧疚和無法抽身等苦惱。若責任心過重,未能將照顧事務與他人分擔,或將困難過分歸咎自己,助人者內心可以是相當苦惱和徬徨。

有研究發現在「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期間,「助人傾向」較高的人出現焦慮和抑鬱情緒風險較高。這可能是因他們較易感受到別人苦况而出現不安。此外,疫情期間幫助別人也受到很大限制,欲幫無從容易增加無力感和苦惱。

所以,助人時需客觀地評估自己能力和環境,量力而為,要學懂管理自身壓力和善用其他支援。

文:何宗偉(衞生署健康促進處高級臨牀心理學家)

文章轉載︰明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