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應拒對精神疾患污名化

培養感恩習慣促進精神健康

每年的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健康衞生日,鼓勵市民關心精神健康。衞生署健康促進處高級臨床心理學家何宗偉表示,患上精神疾病與否並非量度精神健康水平的唯一指標,即使患有精神疾病,只要病情控制得宜,仍可在其他層面上擁有精神健康。他指出,精神健康須平衡多方面因素,若難於管理壓力,亦會導致不良的精神健康。

受新冠疫情影響,世界衞生組織 (WHO)(世衞)估算,全球患有焦慮症及抑鬱症的人口比例,比疫情大流行首年上升超過 25%。 世衞藉著一年一度的世界精神衞生日,鼓勵民眾優先關注精神健康,成就更美好和健康的生活。

何宗偉解釋,無精神疾病並不等同精神健康,並指精神健康包括眾多元素,例如個人自主性、能否適應正常生活壓力、發揮潛能、妥善學習與工作、享有良好人際關係、能否貢獻社會等。 即使患有精神疾病,當事人仍可以在其他層面上擁有精神健康。例如患上社交焦慮症的學生,只要經過專業診治及協助,症狀穩定受控,亦可繼續發展學業和融入校園社交生活,而感到滿足。

相反,在職人士若未能有效管理工作壓力而致心身俱疲,孤單寂寞,縱然沒有精神疾患,便都不算是得着良好的精神健康。所以,無論患病與否,精神健康是所有人都應重視的。

以知足心態細味生活小確幸

他表示,有很多方法可以加強精神健康,例如培養感恩習慣,以知足及感恩的心態細味生活中的「小確幸」,例如一頓飽足的晚餐、寧靜舒適的片刻、柔和悅耳的聽音樂等,都可令人感到欣喜滿足,發掘美好的經歷,累積珍貴回憶,是建立健康心靈的要訣。

健康興趣亦有助加強精神健康 。他鼓勵市民培養健康、一些感興趣的嗜好,全情投入活動,能夠暫時放下過去及將來的紛擾,專注當下,在餘暇中享受樂趣,重新得力。

至於良好人際關係,用語言和行動向身邊的人表達關懷,為他人的努力或成就送上祝福及讚賞,亦可以主動邀請別人參與感興趣的活動,與人同樂,增進情誼。當然,在有需要時主動向信任的人傾訴或向專業人士求助,避免持續壓抑、鑽牛角尖,加劇精神負擔。

他指出,世界各地偶有發生令人惋惜的暴力事件,但被某些媒體喧染誇大,令精神病患者飽受污名化及排斥,常被錯誤標籤為暴力、失控或不可靠等,使人愧於為精神困擾而求助,導致問題惡化,甚至不知不覺地自我污名化 (self-stigmatising),眨低自己而承受更大傷害。

事實上,跟據本地研究分析由 201 1 至2020年期間的罪案數字,每 10萬名精神病患者估算的每年罪案率為43.3至263.2宗,比整體人口估算的每年罪案率 (453宗)為低,反映絕大多數患者根本守法循規。

他表示,精神疾患只是人們健康狀況中的其中一部分,絕不能代表整個人。面對形形色色或不著痕迹的污名化,我們可以尊重、持平及友善的態度去包容受困擾的人,並協助他們走出困局。不論是哪個性別、族裔、身分、地位或職業,任何人也可以追求自己及守護精神健康。

盡快接種新冠疫苗

除了精神健康,身體健康亦十分重要。本地疫情仍然持續,新冠疫苗對預防新型冠狀病毒病重症及死亡情況高度有效,尚未接種新冠疫苗的市民,特別是長者及幼童,作為他們的家人或父母,應盡快安排長者及六個月以上的嬰幼兒接種疫苗,以得到最有效的保護。感染了新型冠狀病毒病絕非一般傷風感冒,有機會併發腦炎等重症,甚至死亡。不要再等,請為家人作出好決定,打齊針,寧早莫遲,減低一旦感染後患重症及死亡的風險。

文章轉載︰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