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覺失調

思覺失調 思覺失調

思覺失調是甚麼?

思覺失調是指一種異常的精神狀態,一般會出現妄想、幻覺、思想及言語紊亂等情況。思覺失調之中「思」是指思想的內容及條理,「覺」是五官所感受到的(包括聽覺、視覺、觸覺、嗅覺、味覺)。當「思」和「覺」失調,患者便不能夠正確地了解周遭現實的事物,不能夠掌控自己的思想和感受,以及不能夠清楚地表達自己,並由此引起異常的情緒、語言和行為。思覺失調的主要病徵通常會出現在精神分裂症和妄想症中。

及早治療最為重要

及早察覺和適切的治療可以減低思覺失調所帶來的傷害和避免病情變得更嚴重。

 

思覺失調有多普遍?
發病率

思覺失調的發病率於不同研究中會有所差異。根據《香港精神健康調查2010-2013》,本港成年華裔人士於一生中被診斷患上此病患的比率(life prevalence)約為2.5%。

男女比例

男女比例大致相同。

發病年齡

多數患者病發於20-30歲。

 

 

思覺失調的成因是甚麼?

思覺失調的成因是甚麼?

醫學界對思覺失調的成因仍然沒有定論,但有研究指出,思覺失調與遺傳因素、環境壓力、腦部病變及濫用毒品有關。

遺傳因素

家族遺傳會大大增加了患上思覺失調的風險。以精神分裂症(思覺失調常見的診斷)為例,有統計顯示一般人在一生中的患病機率約為1%,但若親生父母其中一人患有精神分裂症,則子女患病機率會提高至17%,若雙親都患病,則子女患病機率可高達46%。

另一方面,在遺傳基因幾乎完全相同的同卵雙胞胎中,當一人患有精神分裂症時,另一方的患病機率也只在48%左右,可見遺傳因素並不能完全決定一個人是否會患上精神分裂症或思覺失調。

環境壓力

生活上的各種要求,例如學業、工作或個人的追求,都會造成不同程度的精神壓力。當長期累積的壓力未能有效處理便可能會誘發思覺失調。即使沒有相關的家族病史,罹患此疾病的風險仍然是存在的。

其他因素

對大腦造成損害的腦部外傷、腦部病變和濫用藥物(例如服用大麻、「冰毒」即: 甲基安非他明)有時也會引發思覺失調的徵狀。

 

思覺失調有哪些徵狀?

思覺失調有哪些徵狀?

思覺失調的徵狀相信是源於腦內多種神經傳遞物質(例如多巴胺)的活動失調所引致。常見徵狀包括: 

妄想
  • 思想錯亂
  • 堅信一些與事實不符、違反邏輯、又不能用自己所處的社會文化,例如宗教、習俗所解釋的錯誤觀念
  • 常見的妄想內容包括妄想被迫害、思想被神秘外力入侵和控制
幻覺
  • 感官上的異常
  • 聽到(最常見)、看到、聞到、或身體感覺到一些不存在的東西
思想及言語紊亂
  • 思緒變得混亂無條理,說話內容顛顛倒倒、空洞或令人難以明白,甚至語無倫次

如果你在家人或朋友身上發現下列情況,他們便有可能患上思覺失調,應盡早尋求醫生的診斷。

如何治療思覺失調?
藥物治療

抗思覺失調藥透過調節腦內神經傳遞物質(例如多巴胺)紓緩徵狀和預防復發。

心理治療

心理治療通常配合藥物治療進行,協助患者調適徵狀並紓緩他們的心理困擾。

家庭介入措施

家庭介入措施十分重要,治療師會協助患者發掘和分析問題、教導患者應對方法及提供相關的精神健康資料。

思覺失調是可以醫治的。如果你懷疑自己患上思覺失調,應盡快尋求醫生協助。

詳情請瀏覽: https://www3.ha.org.hk/cph/imh/doc/information/publications/2_17.pdf 

及 https://www.who.int/zh/news-room/fact-sheets/detail/schizophrenia

及 https://www21.ha.org.hk/smartpatient/SPW/zh-hk/Disease-Information/Disease/?guid=efc1ca62-8742-4bd4-9554-d75b43138f77

 

如何支援及幫助有思覺失調的人士?
及早識別 治療效果更理想

及早識別思覺失調對治療的過程和療效都會有幫助。相反,若未能及早識別和治療,到病情發展得較為嚴重時,治療便可能需要較長時間; 長期發病亦會加重大腦的負擔和損傷並會降低療效。

在病發早期,患者可能不大願意接受治療。他們可能相信徵狀會自動消失,或是認為這些徵狀對自己沒有影響,他們也可能對治療抱有懷疑或顧慮;普遍也擔心別人對自己的看法,尤其害怕別人知道自己需要接受精神科治療。 所以親人多加關注和鼓勵患者及早求助便尤其重要。

陪我講‧話你知─思覺失調也有潛伏期?

在思覺失調早期,妄想、幻覺等陽性病徵可能因程度較輕或患者自控能力較強而不易被旁人察覺。

如發現身邊人有以下情況,可能是早期思覺失調的徵狀:

  • 工作或學習成績突然變差
  • 難以集中精神思考
  • 與人相處變得多疑敏感
  • 自我照顧能力變差,個人衞生惡化
  • 獨處時間大幅增加
  • 產生跟環境脫節的強烈情緒或表現麻木
支持康復與患者共渡難關

每位思覺失調患者的康復過程和速度都會有分別。一般來說,由初次病發到康復過來是需要數月的時間,若果徵狀持續不減,那麼康復過程亦會因此而延長。

有些患者在思覺失調徵狀未完全受到控制時會感到困擾和沮喪,擔心自己不能康復,以及對未來的日子感到徬徨。我們要明白他們正在與病患抗衡,身心也可能處於脆弱的時刻,應該持續地支持他們,渡過此關鍵時刻。

 

照顧者小貼士:
鼓勵積極治療:

鼓勵及協助患者按時服用適量藥物、依時覆診和參與其他康復安排,這對患者的康復、減低復發有莫大幫助。

留意復發徵狀:

留意患者有沒有早期復發的徵狀,例如心情緊張、焦慮、失眠、食慾減退、對事物失去興趣、怕與人接觸、抑鬱、感到被嘲笑或被人談論、異常執著等。

接受患者行為:

採取平和、不反駁、不批評的態度去接受患者因徵狀而產生的行為,不要與患者爭辯某些幻覺和妄想的內容及其真偽。家人可盡量協助患者專注於疾病以外的事情,例如多些與患者傾談及鼓勵他們做感興趣的事情。

多溝通多讚美:

與患者溝通時,先用心聆聽,留意患者已改善、有進步的地方及優點;說話盡量簡單直接,多些鼓勵,加強他們的自信心。

規律生活:

定出作息時間表,妥善分配起居、工作和娛樂的時間,盡量協助他們維持正常的生活。

鼓勵正常社交:

鼓勵患者參與社區康復團體活動,增進社交生活。

照顧好自己:

支援思覺失調患者是長期的挑戰,所以照顧者也需要保障自己的身心健康,懂得讓自己休息、放鬆和恢復過來,再陪伴患者走出困局,有需要時自己也要尋求協助。

 

 

 

Radio i Care 友心情網上電台 [同路情真] 走出自我迷牆 - Kitty Radio i Care Radio i Care 友心情網上電台 [同路情真] 復元路上 - 跨越心牆(二) Radio i Care 友心情網上電台YouTube channel中有關思覺失調的短片
Radio i Care 友心情網上電台 [同路情真] 走出自我迷牆 - Kitty Radio i Care Radio i Care 友心情網上電台 [同路情真] 復元路上 - 跨越心牆(二) Radio i Care 友心情網上電台YouTube channel中有關 思覺失調 的短片

參考資料來源:青山醫院精神健康學院思覺失調服務計劃網站